Search

鼎泰豐的十二個小細節

大家還沒離開自主管理吧?傍晚想說又還沒到用餐時段,鼎泰豐...

  • Share this:

鼎泰豐的十二個小細節

大家還沒離開自主管理吧?傍晚想說又還沒到用餐時段,鼎泰豐排隊情形可能好一些吧?

果然,週末五點多去『只』需要排25分鐘;雖然乾站了近半小時,也沒有做指甲按摩等服務,但我還是挺滿意的。怎麼說呢?

1. 列隊歡迎:歡迎我的不是服務生,是小菜模型牆。帶位的服務生會讓你先走過一牆的小菜模型,你可以確認有沒有點錯,也可以馬上加點。

實物模型吸引力就是比較高!

2. 現倒熱茶:坐定後才現倒熱茶,不是那種放在桌上好久不知道隔壁客人口水有沒有飛進去的有顏色水。

3. 公筷個筷:公筷已經放在桌上,而且跟個人用筷子的顏色不一樣,不會搞錯

4. 碟碗湯匙:每人用的小碟小碗小湯匙都上好了,不用再索取,放輕鬆

5. 漂亮薑絲:配小籠包的薑絲長短一致、濕度剛好。不會有三長兩短、或者乾到脫水的問題。

6. 多語說明:有薑絲就要有醬料,比例一向惱人。桌上已經有護貝小卡說明比例建議,而且中英日韓文一應俱全

7. 高醋矮醬:我其實很常認錯醬油罐跟醋罐了,尤其是黑醋跟醬油放在一起,鼻子不好,聞不出來啊。

這邊不但有斗大的字說明誰是誰,高度也不一樣:高醋矮醬油。

即使餓昏頭也不會認錯。

8. 乾淨瓶子:很討厭黏黏的醬料瓶,常是其他客人倒醬料時候滴到罐子上或是桌上。鼎泰豐沒這問題,因為每個客人離開後,服務生都會消毒桌子並擦拭醬料小瓶

9. 辣油罐子:很多名店的辣油雖香,但辣油罐超級容易黏糊糊,倒不是店家懶,而是這種大開口的罐子比醬油瓶更難保持乾淨,鼎泰豐的看得出有在時時勤拂拭。

10. 上菜順序:除了小菜跟小籠包,我還點了紅油餛飩,服務生特地說明這個味道比較重,會最後才上,如果要調整可以先說明。

11. 加茶溫度:應該很多人提過,鼎泰豐幫客人加的茶水溫度會維持在適口溫度,服務生手裡的茶水罐上面有個溫度計,看得出隨時在注意

12. 全員推坑:跟收碗擦桌的服務生稱讚辣油很香,她立刻熱情推薦可以買一罐辣油。

前場服務生都很累,有笑容我就很感謝了,還能保持這種機靈與熱誠真是不容易

.

後來朋友們還告訴我,鼎泰豐的熱茶溫度夏天冬天都有不同、炒飯小籠包等等都可以點一人份適合眼饞肚小的人、赤豆鬆糕大推薦(從來沒試過,記住)、還有每季都有新菜色可以嚐嚐(擦口水)

最最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提到鼎泰豐可能不是最美味讓人驚艷,但絕對不會讓人驚嚇,不驚嚇的意義是什麼呢?
.

鼎泰豐店紅熱鬧多,很多人會說『我家巷口CP值屌打』,只看Cost的話巷口可能屌打,但是Performance 若把這些細節也都計價進去,我敢說鼎泰豐品質無愧門口排隊長龍。

有些人想法還停留在台灣製造水準高,『只是』不會包裝做廣告打品牌,所以輸給外國品牌或中國品牌。

這樣想的時候可能忘了,服務細節也是客戶體驗的一環,

而客戶從個人體驗所感受到的品牌價值,遠比廣告更深遠長久。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一個人的讀書會,讀出想法、讀出樂趣、讀出溫度
View all posts